隨著冷空氣的來臨,兒科門診里因咳嗽就診的孩子漸漸多了起來。看著孩子咳咳不停,不少家長急得手足無措:要么直接給孩子喂止咳藥,要么頻繁帶娃跑醫院,就盼著能“快速止咳”。
很多家長總覺得“止咳越快越好”,但其實咳嗽本身是身體的保護反應,能幫助排出呼吸道里的異物和分泌物,要是盲目用鎮咳藥,反而可能讓痰液堵在體內,加重感染。正確的做法是先觀察孩子咳嗽時有沒有痰:如果能聽到孩子喉嚨里“呼嚕呼嚕”的痰聲,或是能咳出白色、淡黃色的痰,優先選祛痰止咳藥就好,像臨床常用的易坦靜(氨溴特羅口服溶液),能幫著稀釋痰液,讓孩子不用費勁兒就能把痰咳出來,從根兒上緩解不適;要是孩子是無痰的干咳,而且咳得太頻繁,夜里沒法睡、白天沒精神,這時候也不能自己買鎮咳藥給孩子吃,需讓醫生根據孩子的年齡、體重來指導用藥,避免因為劑量不當帶來風險。
除了用藥誤區,不少家長還容易陷入“過度治療” 的焦慮里。孩子一生病,家長就想 “一步到位” 讓孩子好起來,比如孩子剛咳兩天,就催著醫生開抗生素;或是一下子給孩子吃止咳藥、消炎藥、中成藥好幾種,還總想著換更“有效”的藥。可兒童呼吸道感染不少是由病毒引起,抗生素對病毒根本沒用,盲目用還會破壞腸道菌群,增加耐藥風險;而且多種藥物疊著吃,可能會讓成分之間起反應,給孩子的肝腎添負擔。
其實孩子咳嗽恢復有自然周期,只要孩子精神狀態好,能正常吃飯、睡覺,家長不用過多干預,遵醫囑用完藥,多留意孩子的體溫、咳嗽頻率變化就夠了,過度追求“快速治愈”,反而可能給孩子身體帶來額外傷害。
還有個容易被忽略的點:要是家里有大人或其他孩子感冒咳嗽,不做好防護,很容易和生病的孩子交叉傳染,讓咳嗽反反復復好不了。所以家庭護理里,“同步治療 + 隔離防護” 特別重要:家里患病的人得及時治療,跟孩子相處時也得注意,比如咳嗽時用紙巾捂好口鼻,用過的紙巾馬上扔掉;照顧孩子時戴上口罩,別近距離說話、共用餐具;每天還得定時開窗通風2-3次;孩子的玩具、餐具也定期用沸水消消毒,減少病毒、細菌殘留。只有把家庭里的傳染鏈切斷,孩子恢復期間才不會再次感染,好得更快。
其實孩子咳嗽時,家長的冷靜和科學護理,比“急著找辦法” 更重要。記住:不盲目止咳、不過度治療、把家庭防護做到位,就能更快幫孩子平穩度過咳嗽期。